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
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52
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1分,共2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最根本且起长远作用的激励是
A.内在激励B.外在激励
C.目标激励D.制度激励
2.显现个体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A.能力B.气质
C.性格D.情绪
3. 个体拥有的并带有倾向性的、经常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的总和
A.个性B.心理能力
C.心理过程D.自我意识
4.在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进行知觉时,人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将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而不考虑客观标准,这称为
A.近因效应B.晕轮效应
C.对比效应D.刻板效应
5. 被称作正式群体凝聚力强度睛雨表的是
A.非正式群体B.参照群体
C.命令型群体D.任务型群体
6. 用于描述临时性工作任务群体发展变化情况的模型是
A.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B.间断 -- 平衡模型
C.塔克曼模型D.虚拟模型
7.凝聚力表现在成员的心理感受方面,即为认同感、归属感和
A.情绪感B.力量感
C.社会感D.沟通感
8.在提高群体成员士气方面比较有效的沟通网络是
A.轮式B.链式
C.环式D.全通道式
9.网络时代最显著的沟通特征是沟通方式的
A.高耸化B.社会化
C.系统化D.扁平化
10.跨文化沟通中失误和冲突产生的根源在于沟通双方
A.存在群差异B.缺少认知技能
C.没有取得文化认同D.缺乏沟通手段
11.有效沟通是指沟通的准确性、实时性和
A.效率B.效能
C.效益D.效价
12.团队工作的主旨是委托和
A.激励B.授权
C.冲突D.信任
13.建设性冲突显著的特征是
A.阻碍沟通B.关心胜负
C.关心目标D.针对人
14.在矩阵组织中,一个员工往往有两个直接上司,当这两个上司对该员工的角色期待
不一致时,该员工就可能发生
A.角色间冲突B.角色内冲突
C.个人角色冲突D.认知冲突
15. 社会系统学派的创始人是
A.巴纳德B.伍德沃德
C.斯科特D.特里斯特
16.按照运用权力和权威程度进行分类,监狱和劳教所属于
A.功利性组织B.规范性组织
C.强制性组织D.混合性组织
17.下列不属于组织文化传播执行阶段特点的是
A.动态性B.创造性
C.影响性D.目的性
18.缺少共同愿景的情况下产生的组织学习类型是
A.适应型学习B.经验型学习
C.行动型学习D.自主型学习
19. 无边界组织中成员的权威和地位取决于
A.职权B.职位
C.职责D.能力
20.通过精神、情感或物质的威胁强迫下级服从的权力属于
A.法定权B.专家权
C.奖赏权D.惩罚权
21.按照管理方格理论的观点,对员工和工作都很关心,能使员工和工作有效结合起来的领导方式属于
A.任务管理B.俱乐部型管理
C.中间型管理D.团队型管理
22.下列不属于内在激励因素的是
A.工资报酬B.工作爱好
C.工作兴趣D.工作责任感
23. 从内部心理状态来看,激励就是激发人的
A.需要B.动机
C.态度D.行为
24.组织行为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一是人事管理学,二是
A.组织管理学B.政治学
C.社会学D.人类学
25. 使个体行为量化的主要工具是
A.个案分析B.问卷
C.心理测验D.情景模拟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分,共 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6.非正式沟通网络类型有
A.单串型B.饶舌型
C.集合型D.随机型
E.过滤型
27.与组织结构有关的冲突根源有
A.专业化B.相互依赖性
C.共用资源D.职权关系
E.目标差异
28. 按组织的社会职能分类,组织可分为
A.规范性组织B.混合性组织
C.文化性组织D.经济性组织
E.政治性组织
29.过程型激励理论有
A.期望理论B.公平理论
C.强化理论D.归因理论
E.双因素理论
30.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有
A.个体心理与行为B.群体心理与行为
C.社会心理与行为D.组织心理与行为
E.人类心理与行为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 分。
31. 心理过程
32. 目标行为
33. 程序冲突
34. 权力距离
35. 共同愿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 分,共30分。
36.简述罗特的控制源理论的主要内容。
37.简述有机式组织结构的特点。
38. 简述组织文化的发展趋势。
39. 简述费德勒权变领导模型的主要内容。
40.简述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20分。
41.联系实际谈谈社会人假设对管理实践的影响和作用。
42.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管理中有效利用归因理论激励员工。
2022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组织行为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代码:001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共25 小题,每小题1分,25分
1.A 2.B 3.A 4.C 5.A
6.B 7.B 8.C 9.D 10.C
11.A 12.B 13.C 14.B 15.A
16.C 17.D 18.D 19.D 20.D
21.D 22.A 23.B 24.A 25.C
二、多选择题:本大共5 小,每小2分,共10 分
26.ABCD 27.ABCDE 28.CDE29.AB 30.ABD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 小每小3 分,共15 分
31.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
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32. 目标行为是直接满足目标实现需要的行为。
33. 程序冲突是指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冲突主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优先事件选择
过程顺序安排而产生的冲突。
34. 权力距离是指在一个组织中 S 权力的集中程度和领导的独裁程度,以及一个社会在多
程度上可以接你受组织中这种权力分配的不平等。
35. 共同愿景是组织成共同持有的意向是组织学习的里程碑,代表了组织成员共同的观点。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 分,共30 分
36. (1)罗特认为,人们对于积极或消极事件原因的预料是不同的。 (1 分)
(2) 内控者一般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事件的发生。倾向于内部控制的人,控制感比较强,
认为事情发生的原因、行为是受自己支配的。 (1 分)
(3) 外控者一般认为事件的发生与自己无关,是外部因素造成的。倾麻于外部控制的人,
控制感较低,认为事件的发生是由于有色之外的因素造成的。 (1 分)
(4) 罗特的研究表明,控制源对于成功的期望存重要影响。个体在经历成功之后,当其
将成功归医首型的技能时,其对下次成功的期望比较高;(1 分)反之,当个体将成
功归因于机遇时,其对下次成功的期望就比较低。(1 分)而个体在经历失败后,其归因结果呈现相反的状态。 (1 分)
37. (1)组织在一个动荡的环境中经营,必须经受住不断的变化和调整,从管理结构到管理
方法都是柔性的。(2 分)
(2) 组织规模日益扩大和复杂化,组织需要采取主动适应策略进行动态调节,以寻求新的平衡状态。(2分)
(3)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增多,员工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他们对组织的影响不断扩大。 (1 分)
(4)管理工作将重点放在说服上,而不是强追参与组织的职能工作。(1分)
38.(1) 建立学习型组织。
(2) 组织文化更加注重提升品牌。
(3) 信息技术推动组织文化变革。
(4) 更加推崇创新文化。
(5) 跨文化管理将成为组织文化面临的新课题。
39.(1) 费德勒模型认为有效的群体绩效取决于两个方面的恰当匹配,一是与下属发生相互作用的领导风格:二是领导者能够控制和影响情境的程度。该模型认为:在不同类型的情境中,总有某种领导风格最有效。
(2)影响领导行为效果的情境因素有三个: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职位权力和任务结构。
(3) 费德勒认为影响领导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个体的基本领导风格。在对领导最有利和最不利的情况下,采用任务导向效果比较好:在对领导中等有利的情况下,采用关系导向效果比较好。
(4)费德勒认为,领导者不可能改变他们的风格去适应变化的情境,只能在不同的情境下采用不同的领导方式。因此,提高领导有效性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可以试图改变领导者的个性或替换领导者以适应情境:二是可以改变情境以适应领导者
40.(1)跨学科性。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同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社会科学密切相连,它必须以这些学科的研究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2) 系统性。组织行为学是按照系统理论的观点,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个体的人作为一个系统,并将其放在群体这个较大的系统中来研究,而很多的群体叉构成一个组织。
(3) 权变性。即依照具体情况而定。
(4)实用性。其研究结论可直接应用于具体的组织管理实践。
(5) 科学性。即要准确。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20分。
41.(1)社会人假设的涵义。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方面的利益在调动其生产积极性方面只是起到次要作用,人们最重视的是在工作中与周围人群形成良好的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性因素。
(2) 基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实践。管理人员应该把管理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管理人员要关注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整体感,增强组织凝聚力主要实行集体奖励制度,管理人员的职务要进行轮换,要负责上下级之间的沟通,主张参与式的管理方式。
(3)对社会人假设的评价。从经济人假设到社会人假设是管理思想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标志着人们对人性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社会人假设所提倡的管理措施与方式的改进,比单纯的物质激时效果更好,给企业管理带来重大影响,促进管理。
42.(1)归因理论最早由海德从关于社会知觉的人际关系认知理论发展而来。罗斯等人应用归因理论来改变人的认知,从而进行强化,最后达到改变行为的目的。归因理论是说明和推论人的活动的因果关系的理论,通过改变人的自我感觉、自我认知达到改变人的行为的目的。不同的归因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和工作的绩效,对现在和过去成功或失败的原因的归因会影响将来的期望和坚持努力的行为。
(2)维纳的研究指出,在现实中,根据内因和外因、稳定和不稳定原因、可控和不可控原因,一般人对行为的成功或者失败常做四种归因:归因努力或不努力的程度、归因能力的大小、归因工作任务难易程度、归因个人运气与机会的好坏程度。不同的归因对成就与持续行为有不同的影响。
本文标签:重庆自考 00152 组织行为学 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cq-zk.cn/)
⊙小编提示:添加【重庆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3年重庆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添加“重庆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重庆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重庆市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