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关系学》
全国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关系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8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公共关系作为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2.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是
A.《公共关系学》 B.《有效的公共关系》
C.《公众舆论的形成》 D.《原则宣言》
3.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的著作是
A.《公共关系学》 B.《原则宣言》
C.《公众舆论的形成》 D.《有效的公共关系》
4.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A.形象意识 B.互惠意识
C.沟通意识 D.服务意识
5.下列属于稳定公众的是
A.招生时节的家长 B.足球场闹事的球迷
C.社区居民 D.“广交会”的来宾
6.社会组织目标公众中最具有权威性的是
A.媒介公众 B.社区公众
C.顾客公众 D.政府公众
7.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称为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定型作用 D.晕轮效应
8.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生理的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社交的需要
9.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传播理论是
A.两级传播论 B.“5W”模式
C.受众选择“3s”论 D.议题设置论
10.从费力程度看,财力、精力花费最少,使用最方便的传媒是
A.报纸 B.因特网
C.广播 D.杂志
11.“把关人”概念的提出者是
A.杰夫金斯 B.拉斯韦尔
C.麦库姆斯 D.卢因
12.展销会属于
A.征询型公共关系 B.社会活动型公共关系
C.宣传型公共关系 D.交际型公共关系
13.新闻稿结构中最常见的是
A.倒金字塔结构 B.金字塔结构
C.并列结构 D.顺式结构
14.整合营销的最高阶段是
A.基于消费者的整合 B.协调的整合
C.形象的整合 D.关系管理的整合
15.从海外广告的发展历史来看,广告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即
A.广告分离期 B.整合传播期
C.传播分离期 D.全面服务期
16.广告策划的基础是
A.市场调查 B.广告定位
C.广告创意 D.广告媒介安排
17.使用非广告的传播形式提示消费者进行广告回忆,以提高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记忆质量,这一整合营销传播的方法是
A.同一外观法 B.主题线方法
C.供应面的策划方法 D.特设会议的方法
18.下列选项,属于组织外在形象的是
A.组织目标 B.组织风气
C.典礼仪式 D.组织精神
19.组织识别系统的核心与原动力是
A.制度识别系统 B.行为识别系统
C.视觉识别系统 D.理念识别系统
20.焦点事件理论的提出者是
A.伯克兰 B.格鲁尼格
C.班尼特 D.芬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按经营方式,公共关系公司可划分为
A.合作型公司 B.独立型公司
C.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D.专门业务服务公司
E.综合服务咨询公司
22.根据关系的稳定程度,公众可划分为
A. 首要公众 B.临时公众
C. 周期公众 D.稳定公众
E. 次要公众
23.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有
A.社会因素 B.团体因素
C.宣传因素 D.个性因素
E.态度系统特性因素
24.流言内容的变化阶段包括
A. 一般化 B.淡化
C.强调 D. 同化
E.差异化
25.广告活动的构成要素有
A.广告主 B. 广告代理商
C.广告信息 D.广告媒介
E.广告受众
26.展览会的特点有
A.传播媒介的多样性 B.传播媒介的单一性
C. 传播方式的直观性 D.双向沟通的直接性
E.传播过程的高效性
27.根据公众获取组织信息的媒介渠道,组织形象可划分为
A.组织直接形象 B.组织间接形象
C.组织实态形象 D. 组织虚态形象
E.组织内在形象
28.以展出商品的种类为标准,可将展览会划分为
A.大型展览会 B.中型展览会
C.小型展览会 D.单一商品展览会
E.混合商品展览会
29. VIS的构成要素包括
A.标志 B.标准字
C.标准色 D.象征图案
E.组织造型
30.公共关系危机的特征有
A.突发性 B.不确定性
C.舆论关注性 D.“连锁”破坏性
E.“溢出效应”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 小题,每小题5 分,共 30 分)
31. 简述公共关系的功能。
32. 简述公共关系公司服务的特点。
33. 简述口语传播的优点。
34. 简述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
35. 简述确定广告主题应注意的事项。
36. 简述组织形象策划的基本特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20分)
37. 试述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
38.试述因特网的优缺点。
五、案件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 10 分,10 分)
39.2007年,在某地发生了全国首例手机电池爆炸致死事件。问题手机的制造商未能第一时间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事发l0天后,才作出回应,认为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用户在高温条件下长时间错误用机导致的,手机电池仅是次要原因,并在没有权威证据的情况下,宣称该用户手机的电池并非厂家原装电池,舆论哗然。媒体与广大公众普遍认为这是制造商在推卸事件责任,引发了人们更大的质疑。
问题:①运用公共关系相应理论分析该制造商的应对行为存在哪些问题?
②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应遵循哪些原则?
全国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关系学》答案
课程代码:00182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C 3.D 4.A 5.C
6.D 7.C 8.B 9.A 10.A
11.D 12.C 13.A 14.D 15.B
16.A 17.B18.C 19.D 20.A
二、多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AB22.BCD23.ABCDE 24.ACD 25.ABCDE
26.ACDE 27.AB 28.DE 29.ABCDE 30.ABCD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 分,共30分)
31. 答:(1)收集信息;
(2)辅助决策;
(3)传播推广;
(4)协调沟通;
(5)提供服务。
32. 答:(1)较为客观;
(2)技术全面,专业性强;
(3)较灵活,适应性强;
(4)关系较疏远;
(5)运作成本高。
33. 答: (1)不需要辅助手段,运用简便,易于控制;
(2)双向交流,可作到“有的放矢”;
(3)能释放人的情绪能量,起某种心理平衡作用。
34. 答:(1)目标性;
(2)思想性;
(3)创造性;
(4)程序性;
(5)灵活性;
(6)时机性。
35. 答:(1)引人注目;
(2)浅显易懂;
(3)整体统一;
(4)独特个性。
36. 答:(1)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2)统一性和差异性的结合;
(3)恒定性和变通性的统一。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答:(1)利益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5)灵活性原则。
38.答:优点:①兼容性;②互动性;③全球性;④存储与检索;⑤即时性;⑥正对性强。
缺点:①缺乏严谨性;②缺乏深度与原创性;③缺乏权威;④缺乏规矩。
五、案件分析题(本大题共 1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10分)
39.答:一、1、违背了及时性原则。没有及时应危机事件,让公司形象严重受损,产生形象、声誉危机。
2、违背了真实性原则。在没有权威证据的情况下就随意对危机进行信息发布,虚假的信息只会起到事与愿违的作用,加剧公众猜疑与不满,恶化危机。
3、违背了公众至上原则。公众的权益高于一切。对企业而言,公众是消费者,无论如何,组织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公众的认可与信任。
二、1、及时性原则
2、主动性原则
3、真实性原则
4、公开性原则
5、战略性原则
6、公众至上原则
本文标签:重庆自考 00182 公共关系学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共关系学》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cq-zk.cn/)
⊙小编提示:添加【重庆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3年重庆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添加“重庆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重庆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重庆市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