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解析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课程代码0053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文学革命”初期,《新青年》发表了“双簧信”。其中回复王敬轩来信,逐一驳斥各种反对新文学的观点的是
A.钱玄同B.刘半农
C.罗家伦D.傅斯年
2.下列鲁迅杂文集中,属于鲁迅后期杂文的是
A.《热风》B.《坟》
C.《二心集》D.《华盖集》
3.下列均属于文学研究会成员的一组是
A.沈雁冰、郁达夫、成仿吾B.胡适、冰心、朱自清
C.周作人、王统照、张资平D.周作人、沈雁冰、叶绍钧
4.民主主义作家为30年代的文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刊物中由他们创办的是
A.《创造月刊》B.《文化批判》
C.《文学季刊》D.《太阳月刑》
5.改组《小说月报》,撰写《K小说月报>改革宣言,提出“文学为人生”主张的是
A.许地山B.王统照
C.叶圣陶D.沈雁冰
6.中篇小说《二月》通过萧润秋的坎坷命运探讨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出路,作者是
A.柔石B.丁玲
C.张天翼D.萧红
7.吴组缃表现封建禁欲主义环境中二姑情感矛盾的短篇小说是
A.《离家的前夜》B.《策行山房》
C.《一千八百担》D.《樊家铺》
8.30年代以何其芳、卞之琳、徐迟为代表,具有唯美色彩,与新月派的思想倾向相近的诗歌流派是
A.现代派B.象征派
C.浪漫派D.新格律派
9.下列作品中,文体上近乎散文诗的是
A.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B.周作人的《雨天的书》
C.夏衍的《包身工》D.何其芳的《画梦录》
10.40年代老舍深刻剖析中国家族文化的长篇小说是
A.《猫城记》B.《二马》
C.《骆驼祥子》 D.《四世同堂》
11.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小型街头剧“好一记鞭子”的是
A.《三江好》B.《最后一计》
C.《兄妹开荒》D.《放下你的鞭子》
12.“孤岛文学”中,阿英的《碧血花》、于伶的《大明英烈传》等剧作歌颂郑成功等英雄人物,激励大众的爱国热情,史称
A.南明史剧B.战国史剧
C.太平天国史剧D.红色戏剧
13.张爱玲的《金锁记》刻画了一位被金钱和情欲扭曲了性格的女性,她是
A.曼璐B.曹七巧
C.李希凡D.葛薇龙
14.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期间出现了一批独立见解的文艺论文,其中《现实主义一—广阔的道路》的作者
A.李希凡B.秦兆阳
C.钱谷融D.钟惦斐
15.取材于农村合作化运动,率先以文学形式揭示了互助合作必要性的小说是
A.李凖的《不能走那条路》B.秦兆阳的《农村散记》
C.康灌的《春种秋收》D.马烽的《三年早知道》
16.下列“十七年文学”作品中,反映工业建设题材的长篇小说是
A.柳青的《创业史》B.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
C.雷加的《春天来到了鸭绿江》D.陆柱国的《上甘岭》
17.从母女感情的角度揭露“文化大革命”给人民带来“累累伤痕”的是
A.刘心武的《班主任》B.卢新华的《伤痕》
C.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D.张承志的《北方的河》
18.王蒙小说《活动变人形》中灵魂分裂、四处碰壁的知识分子形象是
A.倪吾诚B.姜静珍
C.许灵均D.章永璘
19.韩少功刻画的失败的“英雄”张种田出自
A.《爸爸爸》B.《女女女》
C.《西望茅草地》 D.《归去来》
20.创作《尚义街六号》等作品,对当代诗歌写作的口语化产生较大影响的诗人是
A.顾城B.海子
C.韩东D.于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取得了重大成就,具体表现为
A.长篇叙事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形式日趋成熟
B.抒情写意小说有长足发展
C.戏剧、诗歌、散文都有重要收获
D.秧歌剧在广泛的群众文艺运动中一枝独秀
E.表现人民觉醒的民歌体叙事长诗取得了重大成就
22.下列关于《子夜》艺术特色的表述,准确的有
A.纷繁复杂的人物世界B.宏大宽阔的社会场景
C.意识流的总体构思D.气势宏伟的艺术构架
E.荒诞派的艺术风格
23. 三四十年代大陆作家曾多批南下香港,促进了香港新文学的繁荣,这些作家有
A.赵树理B.端木蕻良
C.叶灵凤D.闻一多
E.萧红
24.40年代解放区的章回体抗日题材小说有
A.张恨水的《金粉世家》B.艾芜的《南行记》
C.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D.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
E.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25.老舍《茶馆》的艺术成就有
A.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B.个性鲜明的艺术典型
C.北京风味的戏剧语言D.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
E.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6.《凤凰涅槃》
27.“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28.“九叶诗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9.简析曹禺话剧《日出》中的陈白露形象。
30.简析戴望舒诗歌《雨巷》的艺术特色。
31.简析沙汀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的艺术成就。
32.简析贺敬之诗歌的思想内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3.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叶绍钧小说创作的艺术风格。
34.结合《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论述张中行散文的思想内容。
202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答案
(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C 3.D 4.C 5.D
6.A 7.B 8.A 9.D 10.D
11.C 12.A13.B14.B 15.A
16.C 17.B 18.A19.C20.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ABC 22.ABD 23.BCE 24.CD25.ABC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4 分,共12 分。
26. (1) 作者郭沫若,五四新诗的代表作。它借凤凰涅槃的故事,表达对中华民族以及自我
再生的渴望,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2分)
(2) 热情奔放,想象奇特,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的风格。(2分)
27.(1) 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鲁迅、冯雪峰、冯乃超等四十余人出席了成文大会;
(2分)
(2) “左联”进行的一系列文学活动有:一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
二设立国际文化研究会,介绍苏联文学作品和西方进步作家的作品;三推进文艺大众化运动;四积极开展创作,鲁迅、茅盾、丁玲、张天翼等都有出色的成就,同时也培养了大批新作家。(2分)
28.(1) 40 年代中后期形成的一个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诗歌流派。因1980
年出版诗歌合集《九叶集》而得名,代表人物有穆旦等;(2分)
(2) 诗人“扎根现实”,诅咒黑暗、渴望光明,注重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统一,深受
20世纪西方文化与诗歌的影响,有很强的现代主义色彩。(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9.(1)《日出》的中心人物,美丽、聪慧。她以前的恋人方达生来访,唤醒了她“竹筠”
时代的美好拉亿;(2分)
(2) 她周旋于上流社会,嘲弄着那些玩弄她的人,可又不愿意离开这个环境,反映了她
性格中软弱的一面;同时又能挺身救助贫弱无依的“小东西”等,表现出她身上的
正义感;(3分)
(3) 陈白露像金丝笼中的鸟,失掉了自由飞翔的能力和意愿。她的死,是人性被金钱扼
杀的悲剧。(3分)
30. (1)把30年代知识青年的苦闷、幻灭、彷徨而又对理想充满期盼的复杂心态化作“丁
香”“油纸伞”等意象;(2分)
(2) 具有浓重的象征意味,寂寥的雨巷、颓圯的篱墙,凄冷的细雨、哀婉的氛围以及幽
怨的姑娘等等,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象征性反映;(3分)
(3) 将音乐美的追求发挥到了极致,其优美的旋律和流荡的节奏,“替新诗的音节开了
一个新的纪元”。(3分)
【评分参考】(1)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2)有创见并言之成理可适当加1~2分,但该题总得分不超过8分。
31. (1) 杰出的讽刺艺术。以客观写实的笔墨,描绘可憎又可笑的人与事,整个作品有着辛辣的讽刺力量;(2分)
(2)独特的场景安排。人物刻画集中在其香居茶馆,茶馆格局的描写和气氛渲染,有主有次、立体感强,生活气息浓郁;(3分)
(3) 精湛的结构艺术。采用双线结构,设置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最后将这两条线索扭结到一起,造成了具有讽刺力量的结局。(3分)
【评分参考】(1)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2)有创见并言之成理可适当加1~2分,但该题总得分不超过8分。
32. (1) 贺敬之1949年以后的诗作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民歌气息或颇得古诗神髓的抒情短诗,另一类是表现我国政治生活虫的重大题材,诗风豪放的长篇政治抒情诗;(2分)
(2) 诗人提出并回答政治生活中及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问题时,常先鸟瞰式地展现历史和现实的图像,再以乐观向¥的笔墨勾画出光辉的前程。想象较为奇特丰富,充满抒情韵致;(4分)
(3) 某些诗作带有“左”的印痕,尤其是他的政治抒情诗留有一些浮夸虚假的成分。
(2分)
【评分参考】(1)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2)有创见并言之成理可适当加1~2分,但该题总得分不超过8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3. (1) 体现了文学研究会“为人生”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又有自己的个人风格;(2分)
(2) 冷静观察、客观描写的创作态度。写实笔调严谨扎实,主观之“意”寓于人物和言行的刻画中,冷隽含蓄,如《潘先生在难中》写潘先生向红十字会要两面旗子后的使用,手上写着歌颂军阀的横幅。脑海中却放映着灾难中的真实画面;(4分)
(3)严密细致、精于布局的篇章结构。如《潘先生在难中》、《多收了三五斗》的结尾均意味深长;(4分)
(4) 叙述语言整饬、严谨、平实、纯正,对于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富有积极意义。(3分)
【评分参考】(1)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2)有创见并言之成理可适当加1~3分,但该题总得分不超过13分。
本文标签:重庆自考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2022年4月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真题解析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cq-zk.cn/)
⊙小编提示:添加【重庆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3年重庆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添加“重庆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重庆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重庆市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