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重庆自考网(www.cq-zk.cn)!

咨询电话:023-67080091 / RSS地图 / 网站地图
自考专题: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训诂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81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同音通假的原则中,“音”指()

A.今音

B.古音

C.方言音

D.通语音

2.直音法是用来注音的字是()

A.假借字

B.避讳字

C.同音字

D.异体字

3.对某一句、某一段甚至某一章的意思进行解释,这是训诂内容中的()

A.解释词义

B.注音

C.解释文意

D.校勘

4.下列对“反切”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注音法

B.义训法

C.形训法

D.指事法

5.形训的作用是()

A.探求字的本义

B.确定字的读音

C.确定字的写法

D.确定字的结构

6.《礼记》: “大夫不得造车马。”中“车马”的含义是()

A.马

B.车

C.马和车

D.玩具

7.我国训诂的变革时期是()

A.春秋战国

B.清代至近代

C.宋代

D.西汉至唐

8.声训又叫()

A.破假借

B.求本义

C.析字形

D.因声求义

9.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传注是()

A.论语

B.毛传

C.尔雅

D.说文解字

10.古代典籍中最常见、 最普通的现象是()

A.倒文

B.互文

C.重文

D.通假

11.不属于训诂的称谓是()

A.传

B.解

C.注

D.音

12.《国语》:“戎狄冒没轻傻。”中“冒没”的含义是()

A.侵掠财物

B.消失

C.冒失

D.胃险进攻

13.最早提到同音替代,即古音通假问题的书籍是()

A.《尔雅》

B.《说文解字》

C.《玉篇》

D.《广韵》

14. 《维摩诘经讲经》:“只徒来问疾, 意要话其因。”中“徒”的含义是()

A.没带礼物空手而来

B.通“图”,打算

C.徙步,步行

D.白白地

15.我国第一部分类词典是()

A.尔雅

B.说文解字

C.切韵

D.释名

16.不属于训诂学与语法学关系的是()

A.词性影响词义

B.词序影响词义

C.词的读音影响词义

D.构词影响词义

17.训诂中最通行的名称是()

A.传

B.解

C.疏

D.注

18.《诗经· 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毛传》:“中谷,谷中也。”采用训诂方法是()

A.乙正文字

B.解释词义

C.说明语序

D.解释方言

19.现在我们所说的“标点”,古人称为()

A.句读

B.假借

C.互文

D.倒文

20.我国第一部研究古汉语 虚词的专著是()

A.尔雅

B.说文解字

C.集韵

D.语助

21.用本字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称为()

A.正读

B.破读

C.通读.

D.假读

22.我国第一位语源学家是()

A.许慎

B.刘熙

C.王念孙

D.段玉裁

23.注书叫笺,开始的人是()

A.郑玄

B.许慎

C.刘熙

D.王圣美

24.既解释古书正文,又解释前人注解的体例叫()

A.传

B.注

C.笺

D.疏

25.从文字最古的字形,常常能看出这个字的()

A.引申义

B.互文

C.本义

D.假借字

26.《语助》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虚词的专著,它的作者是()

A.卢以纬

B.朱熹

C.许慎

D.段玉裁

27.训诂学常讲“离经辨志”,“辨志”是指()

A.读准文章的字音

B.辨别作者的是非

C.注释文章里难懂的词语

D.审明文章的思想内容

28. 《说文解字》每个字头的字体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金文

D.楷书

29.《方言》的作者是()

A.杨雄

B.杨熊

C.扬雄

D.扬熊

30.《说文解字注》的作者是()

A.许慎

B.段玉戴

C.戴震

D.王念孙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少选均无分。

31.以下属于形训的有()

A.假借

B.会意

C.指事

D.象形

E.转注

32.音义类的训诂书籍又可以称为()

A.音训

B.音释

C.音证

D.校注

E.音解

33.训诂学的主要功用是()

A.指导古籍阅读

B.指导辞书编纂

C.指导外语学习

D.指导古籍整理

E.指导古文教学

34.由修辞引起的阅读障碍情况有()

A.假借

B.互文

C.倒文

D.避讳

E.变文

35.训诂学的任务是()

A.解决古籍中词语的障碍

B.解释不同方言的词语

C.阐明训诂的方法

D.解释现代著作中的词语

E.总结前人对词语解释的经验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声训的作用。

37.请说明“章句”这个术语的含义。

38.训诂学利用音韵学的成果,取得了许多新进展,请列举主要的三个方面。

39.古书在文字方面一般性质的文字障碍。

40.望文生训的表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41.清代训诂学的特点。

42.古今词义演变的五种类型。

全国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训诂学试题答案

课程代码: 0081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B   2. C   3. C   4. A   5.A   

6. B   7. C   8. D   9. B   10. D   

11. D   12. A   13. B   14.C   15. A   

16. C   17. D   18. C   19. A   20. D   

21. B   22. B   23. A   24. D   25. C   

26. A   27. D   28. B   29. A   30. 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BCD   32.ABCE   33.ABDE   34.BCE   35.ACE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

1.寻求本字

2.推求语源(分别举例说明)

37.

章句就是离章辨句的意思。《后汉书·桓谭传》注:“章句谓离章辨句,委曲枝派也。”这可能是章句最早的含义。沈钦韩《汉书疏证》:“章句着,经师指括其文,敷畅其义,以相教授。”章句是汉代流行的一种注解形式,它的特点是不以解释词义为主,而是重在分析和串讲句意、章意、篇义。

38.

1.从音变规律通“古今异言”

2.论证同音替代的问题

3.探索语源

39.古书在文字方面一般性质的文字障碍多数是由于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讹误字、避讳字、无句读等原因造成的。(每一个原因举例论证)

40.所谓望文生训,就是只就某字的字面加以解说,其实跟原文的意义豪不吻合。望文生训的实质,是把文字和语言混为一谈,没有注意作为语言内在因素的语音。

1.因不明假借而望文生训的例子,如《汉书·游侠传》:“解为人静悍。”颜师古曰:“性沉静而勇悍。”按:颜师古训“静”为“沉静”,犯了望文生训的错误。究其原因,乃是不明“静”是“精”的借字。静、精声近而字通,故静悍即是精悍。

2.昧于古义,也会产生望文生训。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有“不达古语而误解例”,“旅距”,古语也。《后汉书·马援传》:“黯羌欲旅距。”李贤注曰:“旅距,不从之貌。”亦或作“据旅”。据与距声近。《说文·酉部》:“醵或作。”是其证也。“旅距”、“据旅”,语有倒顺耳。凡有双声叠韵之字,往往如此。

3.古汉语中同一个字表示虚、实两类词的情况很普遍,这常常使人们把虚词当做实词来理解,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二“语词误解以实义”条说:“经典之文,字各有义,而字之为语词者,则无义之可言,但以足句耳。语词而以实义解之,则扞格难通。”

4.联绵词无定字,即一个联绵词只包括一个词素,不能拆开来解释。一个联绵词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写法。这些不同的写法,只不过是用不同的词表示相同的音节或表示这一联绵词的声音在其发展过程中略有变化而已,所以不能从词性上去寻求联绵词的意义。如狼狈、龙钟、蒙冲等。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41.

1.清代训诂学者重视证据,反对臆说。凡有论说,必有证据。而且强调证据的时代性,孤例单证着不能作出结论。

2.善于利用古音学的研究成果以解决训诂上的问题。清代学者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注重研究音义关系,利用古音学的成果,解决了历来许多聚讼纷纭的疑难,特别是在解释假借、解释连语、探索词源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3.确立了历史变化的观念,能注意语言各方面的古今异同,区别古形与今形、古音与今音、古义与今义,这是前代学者所不具备的眼光。

4.从语法的角度来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在清代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如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王念孙的《读书杂志》等,都能从汉语的词性和句法结构上去讨论训诂问题,提出了不少卓越的创见。

5.清代训诂数量(随文释义的注疏和训专著)大大超越前代,训诂体式也更加完备。

42.

1.词义的增加

2.词义的减少

3.词义的扩大

4.词义的缩小

5.词义的转移(分别举例说明)

本文标签:重庆自考 00819 训诂学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 训诂学试题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cq-zk.cn/

本文地址:http://www.cq-zk.cn/hyywx050101xgx/26703.html


小编提示:添加【重庆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3年重庆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重庆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
(添加“重庆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重庆自考网课程中心

《重庆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重庆市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

报考提醒

预报名入口 考试报名系统

自考交流群

咨询老师

扫一扫,加入重庆自考交流群免费送《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扫一扫,加入“重庆自考交流群”
进群领取《备考资料和备考方案》

报考服务

023-6708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