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自学考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
课程代码:0609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1分,共25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不属于人力资源测评评价要素的是
A.定量描述 B.测量
C.价值判断 D.加权
2.下列不属于人力资源配置性测评的特点是
A.可比性 B.针对性
C.客观性 D.准备性
3.最早提出特质概念的是
A.卡特尔 B.艾森特
D.塔佩斯 D.奥尔波特
4.人格类型理论的创立者是
A.帕森斯 B.威廉森
C.霍兰德 D.卡特尔
5.具有合作、友善、助人、负责、圆滑、善社交、善言谈和洞察力强等人格特征的人格类型是
A.传统型 B.实际型
C.社会型 D.艺术型
6.同一个测验中各个题目所测内容或心理属性的一致性程度称为
A.一致性信度 B.重测信度
C.复本信度 D.效标信度
7.心理测量的第一个人是
A.卡特尔 B.戴维
C.弗农 D.高尔顿
8.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中的核心内容是
A.智力情景理论 B.智力成分理论
C.智力经验理论 D.PASS模型
9.下列哪一项不是投射技术的特点
A.测评目的的隐蔽性 B.内容的机构性
C.反应的自由性 D.内容的开放性
10.最重要的是建立或设计某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具有这种特性的人属于
A.管理型职业锚 B.挑战型职业锚
C.创造型职业锚 D.服务型职业锚
11.试图影响他人和改变环境的内在动力指的是
A.成就动机 B.亲和动机
C.权力动机 D.需要动机
12.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简称MMPI)的题目共有
A.566道 B.576道
C.580道 D.586道
13.认知目标的最高层次是
A.分析 B.理解
C.应用 D.评价
14.下列不属于机械能力测评的是
A.工具使用测验 B.奥康纳测验
C.形板置放测验 D.机件配音测验
15观察力属于
A.思维能力 B.操作能力
C.一般能力 D.特殊能力
16.任务绩效主要关注的是工作
A.行为和过程 B.效果
C.效率 D.效益
17.反生产行为中迟到、早退、故意怠工、延长休息等是属于
A.生产越轨 B.财产越轨
C.政治越轨 D.个人攻击
18.绩效评估中又可称为模糊考绩法的是
A.关键事件法 B.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C.行为观察量表法 D.混合标准量表法
19.绩效评估的评价量表法可以采用的评分法是
A.5分或7分 B.6分或7分
C.6分或8分 D.7分或8分
20.最经常被作为绩效信息来源的人是
A.管理人员 B.下属
C.本人 D.外部顾客
21.面试题目、面试实施程序、面试评价、考官构成等方面都有统一明确的规范的面试指的是
A.非结构化面试 B.结构化面试
C.半结构化面试 D.情景面试
22.评价中心中最常用的测评形式是
A.小组讨论 B.角色扮演
C.公文处理 D.管理游戏
23.某人或某事由于其突出的特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忽视了其他的心理和行为品质,这种现象指的是
A.首映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刻板效应
24.评价中心的主要缺点不包括
A.花费大 B.应用范围小
C.专业性强 D.评价中心的质量很容易鉴定
25.人力资源测评结果的表达方法不包括
A.频数表述法 B.文字表述法
C.表格表述法 D.图形表述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2分,共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艾森克将人格结构的层次分为
A.类型水平 B.特质水平
C.心理水平 D.习惯水平
E.特殊反应水平
27.一个完整的测评指标体系应该包括
A.测评指标 B.测评方法
C.测评标准 D.测评内容
E.指标权重
28.罗夏测验可分为
A.自由反应阶段 B.提问阶段
C.回答阶段 D.极限测验阶段
E.类比阶段
29.绩效评估中的误差包括
A.结果误差 B.偏见误差
C.对比误差 D.分布误差
E.晕轮误差
30.依据面试内容的侧重点,面试可分为
A.常规面试 B.情景面试
C.压力面试 D.行为描述式面试
E.分阶段面试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15 分)
31.选拔性测评
32.测评权重
33.信度
34.自陈量表
35.作业标准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 6 分,共30分)
36.简述人力资源测评的特点
37.简述人力资源测评的基本原则
38.简述影响信度的因素
39.简述兴趣测验的基本原理
40. 简述面试的主要功能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20 分)
41.论述人格的形成机制
42.论述 360度绩效评估法优点及优点
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答案
课程代码:06090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 2.A 3.D 4.C 5.C
6.A 7.D 8.B 9.B 10.C
11.C 12.A 13.D 14.B 15.C
16.B 17.A18.D 19.A 20.A
21.B 22.C 23.B 24.D 25.A
二、多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6.ABDE27.ACE28.ABDE 29.BCDE 30.ABCD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
31.答:选拔性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员担任某一职位为目的的人力 资源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在执行招聘、晋升等职能时所使用的各种 测量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32.答:所谓测评权重,即测评指标在测评体系中的重要性或测评指标 在总分中应占的比重,其数量表示即为权数。
33.答:信度是指测评结果的稳定性、可靠性程度,即在相似情景下,用同一测评工具对相同个体重复施测,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34.答:自陈量表是一种自我报告式的问卷,即根据要测 量的人格特征编制许多测试的题目,让被试按自己的想法回答
35.答:作业标准法是指评估时用预先确定的标准或期望产生水平来对 员工的业绩作出评价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答:(1)测评对象的抽样性(2)测评内容的复杂性(3)测评方式的间接性(4) 测评结果的相对性
37. 答:(1)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
(2)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3)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
(4)精确测评与模糊测评相结合
(5)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
(6)要素测评与行为测评相结合
(7)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
(8)素质测评与资源开发相结合
38. 答:(1)受测团体的范围(2)测验的长度(3)测验的难度
39. 答: 具有一定兴趣模式的被试更倾向于寻 找特定的职业类型,并且一旦从事这种职业,被试会比其他人适应得 更好。因而如果被试所表现的兴趣和爱好与在某种职业生涯中取得 成功的人相似,那么被试就很可能在该种职业中得到满足。
40. 答:(1)可以确认个人简历中的有关信息
(2)可以弥补笔试的不足
(3)可以考察笔试中难以考察的素质
(4)可以灵活、具体地评价被试的知识经验、能力品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分)
41.答:人格具有两个基础:一是遗传生物基础,一是环境基础。性别、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体型等因素都是由遗传决定的,没有遗传,人格便无法产生;环境基础是个体所处的外界环境,能影响个体行为 的各种事物和情境都包括在内,没有环境因素,人格也不可能形成。
1.人格的遗传生物基础。这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的影响和生理因素的影响两方面。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基因、性别和其他因素。基因是决定和影响个体特征的物质,性别对人格特征的影响作用也是显著的,其他影响因素比如血型对人格的形成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生理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大脑、生化物质和体型外貌等因素。大脑是人格的主要物质基础,生化物质如激素、神经介质等都对人格 有着重要的影响,体型外貌的影响比如有生理缺陷的人往往被人们歧视,容易产生自卑感,但生理缺陷也可能会激发人们更加努力奋斗,因此体型外貌对人格特征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个人对自己身体特征的态度。
2.人格的环境基础。人格的形成离不开个体生存的环境,有些环境因素影响着所有个体,有些仅影响特定的个体或部分个体。
孕育环境。婴儿在出生之前的环境是子宫,不同母体的子宫是不一样的,有的母亲很健康,有的则不太健康或受药物的影响,母亲的健康状况影响子宫的环境,从而影响新生儿的某些人格特征。
家庭环境。个体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是家庭,家庭的各种因素,比如家庭的组成、家庭的气氛、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子女的数量等 都对儿童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教育环境。学校教育对人格的形成和定型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教给人们科学知识、思维方式、学习态度等,另外,同学之间的影响以及老师的作用都会对一个人的人格产生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每个人必然生活在一定的文化之中,这种文化必然对个体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民族文化对人格特征有着一定影响,德国人冷静、法国人热情、日本人勤奋等,中国人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具有顺从、谦让、勤俭等性格。
42. 答:(1)综合性强,因为它集中了多个角度的反馈信息;
(2)信息质量可靠;
(3)通过强调团队和内外部顾客,推动了全面的质量管理;
(4)从多个人而非单个人那里获取反馈信息,可以减少偏见对考 核结果的影响;
(5)从员工周围的人那里获取反馈信息,可以增强员工的自我发 展意识,让员工对自己有更全面的认识。
缺点:
(1)员工可能会相互串通起来集体作弊;
(2)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可能会发生冲突;
(3)在综合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反馈信息时比较棘手。另外,该系统如果发生信息泄密的情况,被低评价的员工则可能产生过度反应,如投诉、离职等。
本文标签:重庆自考 06090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2015年4月自学考试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cq-zk.cn/)
⊙小编提示:添加【重庆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即可了解2023年重庆自考政策资讯、自考报名入口、准考证打印入口、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
(添加“重庆自考网”招生老师微信,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
《重庆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重庆市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